English

因地制宜解决交通堵塞问题

1998-12-27 来源:光明日报 记者 潘剑凯 我有话说

本报杭州12月26日电(记者潘剑凯)本报12月17日发表了《南京为什么能够不堵车》一文后,受到了不少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关注,日前,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骆晓明。

骆晓明说,南京的经验不错,值得借鉴。光明日报关注大城市的道路堵塞问题这很好。提高人们的交通意识,解决道路堵塞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努力。如何解决交通堵塞问题,骆晓明认为关键是要因地制宜,从实际出发。

他说,与南京一样,在1992年时,杭州的道路也曾频频堵塞。通过调查,他们发现,由于杭州市区面积小,不像上海与北京这些大城市,自行车是杭州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,自行车流量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,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80%是自行车,由此带来了市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冲突严重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他们主要进行疏导,路口设置向位信号灯、多向位信号灯,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冲突,有序放行,提高速度;全市一盘棋,车辆比较密集的岗位之间利用无线对讲机沟通情况,互相协作,主动进行疏导;严格控制助动车数量。如今,杭州市已基本解决了道路堵塞问题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